踏着春天的脚步,全力以赴实现首季“开门红”。3月16日,梁溪区委书记,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朱刚主持召开梁溪科技城重点工作推进会。梁溪区、梁溪科技城领导陈涵杰、祁军、余遥、徐建峰、蔡佶靓、任鸣杰、魏斌、黄蓉、范文君、韩志远出席会议,管理局和集团各部门负责人,区相关部门、国企平台和街道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会议听取了科技城“三大片区”重大项目建设情况,以及产业导入、园区服务工作推进情况。
今年,梁溪科技城计划新开工具身智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;同步竣工交付空间信息产业园、机器人产业园等项目,提供总建筑面积超30万方的产业载体空间。
筑巢引凤来,巢暖凤自留。载体建起来后,用起来、用的好是关键。以“招得进、留得住、过得好”为导向,梁溪科技城产业导入与园区服务工作齐头并进,今年即将竣工交付的载体中,部分载体意向入园企业面积使用率近100%。与此同时,围绕“百园百楼”行动,区城一体,多方协同发力,持续提升园区公共服务配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。
会议要求
要做好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,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,加快载体建设速度,严控项目建设成本。要细化建设项目颗粒度,明确到具体事、具体人,多措并举,激发建设一线干部职工干事积极性。要合理排布产业载体交付工期,细化时间节点,探索分段分期交付,以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科学性、合理性确保载体交付时间的准确性。
要加强管理局和集团各部门内部联动,以“拿地即开工,开园即满园”的效率匹配好载体建设与产业导入的节奏。及时对接企业诉求,衔接好载体一次装修和企业二次装修,避免重复建设,确保企业“快入驻、快投产”。
要坚持“产业、商业、物业三业并举”思路,做好全维度、标准化、品质化园区配套。高起点先行先试开放园区物业管理,借助外脑智慧,与行业内顶尖企业进行合作,引进“头部企业、 知名品牌、优秀团队”,全面提升运营管理能力,同时培养骨干职工,打造可持续发展团队。立足长远,关注初创企业,打造共享办公、共享车间、共享会议室等,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今年两会,“人工智能+”再入政府工作报告,“人工智能”正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,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重大机遇,时不我待。
梁溪区、梁溪科技城,区城一体结合自身优势提前谋篇布局,人工智能产业的“梁溪高地”逐步成型。会议听取管理局和集团相关部门、区相关部门汇报梁溪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顶层设计方案,华为、百度生态圈招引工作情况。
“区城一体,要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梁溪的第一发展产业来抓!”
会议强调
一要建好用好专家智库
通过合作的企业链接顶尖高校专家资源,注重“为我所用”,高度重视并借力智库,赋能梁溪区、梁溪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建议的专业性、准确性和前瞻性,充分发挥顶尖专家创新引领、人才发展和高端人才集聚的作用。
要积极主动对接大院大所,以企业为核心,广泛收集科研需求并提供技术支持,助力构建“政-产-学-研-用”闭环生态,引育更多人工智能人才。
二要建设高质量智能算力
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,要深刻理解算力的基础支撑作用。作为资源型要素,先进算力依靠新型算力基础设施,算力建设与人工智能企业引育相辅相成,要加快推进算力中心二期建设,用好算力工具推进生态企业招引。
要深化算力赋能,加速建设公共服务算力调度平台,用好算力超市业态,统筹闲置算力资源,推动算力资源商业化应用。
三要做优做强“AI+生态圈”
强化“人工智能”产业升级“大脑中枢”核心作用,深度赋能机器人、低空经济、空间信息产业发展,推动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,打造“AI+生态圈”融合发展新范式。
强化“AI+”赋能,通过“精准补链、生态聚链、场景强链”,推动应用场景规模化,助力行业降本增效,切实推动梁溪科技城机器人、低空经济、空间信息等其他重点生态圈向高端化、集群化发展。
四要区城一体精准招商
针对人工智能产业链断点环节,要制定完善产业招商图谱,按图索骥逐一攻坚。综合利用链主企业招商、创新中心跨域多方协同、“AI+”场景招商等,多维施策聚链强链。
要建强人才队伍,区城联动组建培养一支高素质人工智能产业招商队伍,充分用好无锡国际人工智能大赛平台,打造“无锡国际人工智能大赛”品牌 IP,构建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流量入口,以赛引才、以才引才、以才招商。
会议还听取研究了其他事项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
本文链接:http://ln.tttmy.cn/news/10509.html